莫日根毕力格:扎根基层守初心 履职尽责显担当
莫日根毕力格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2012年返乡担任大学生村官,2015年担任阿拉坦合力苏木巴彦杭盖嘎查长,2021年当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嘎查长,连任东乌珠穆沁旗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全盟致富带头人。10多年以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倾心投入家乡建设,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有效结合“嘎查书记+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领牧民群众走向致富之路,是嘎查牧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好代表”。
优化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作为人大代表,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建议,积极探索推广“集体经济合作社+肉牛产业基地+肉牛专业户”发展模式,以畜牧养殖业为主,2019年率先成立巴彦杭盖嘎查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制定《阿拉坦合力苏木巴彦杭盖嘎查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规章》《阿拉坦合力苏木巴彦杭盖嘎查集体经济股权量化方案》,确定董事会成员5人、集体经济界定成员219户723人,每人一股,每股金额为3283元,惠及嘎查95%以上牧民,拓宽了嘎查牧民增收渠道。同时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申请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引进71头良种肉牛,通过合作社“互助资金”项目转型方法,以分红形式经营,累计扶持脱贫户10户41人,发放救助资金24万元,拔掉了“穷根子”,巩固了脱贫成果,达到了共同致富。
发挥代表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有效结合“嘎查书记+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参加基层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兴”活动,巴彦杭盖嘎查荣获2022年阿拉坦合力苏木嘎查第一名优异成绩。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一嘎查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积极引导本土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并把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3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3名高校毕业生,纳入嘎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长才干,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秉持“致富先治心”的理念,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方式,每年组织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和人大代表、优秀青年外出考察学习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畜牧业先进技术、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取其精华、因地制宜发展新思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民增收致富。积极推行“网格+专属网格”管理模式,将嘎查划分为3个网格,总网格长由嘎查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员从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群体选拔产生,配齐网格长3名、网格员9名,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
专注民生工程,完善基础设施。谨记代表依法履职责任,经常走访入户嘎查牧户,倾听牧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一对一的台账,详细记录具体情况,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动物防疫、人居环境、道路维修、基层治理等方面累计提交旗苏木两级意见建议12件,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生产方面:建设暖棚113座,打机井40多眼,解决了50多户的人畜饮水问题,生活方面:解决了危房、牧区新住房30多个,完成了130多户风光互补、20多户的常电更新,基本上达到了全嘎查每个牧户生活用电、户户通全覆盖,解决了牧民生产生活急需的实际问题。同时修建嘎查文明实践站、办公场所、党员中心户、法务室等硬件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体活动,丰富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牧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白媛媛:以为民情怀之笔 答高质量履职之题
“小区的物业怎么样?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对明年的民生项目有什么好建议,有的话可以跟我反映。”近日,东乌珠穆沁旗人大代表、乌里雅斯太镇人大主席白媛媛出现在草原明珠和赛汉小区,面对来访的群众,边听边记录,耐心地询问。
苏木镇人大是五级人大中的“神经末梢”,处于民主法治第一线。作为东乌珠穆沁旗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和乌里雅斯太镇第四届人大代表,她虽然到基层人大工作时间不长,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年3月,在全旗人大工作会议上获评2023年度全旗人大工作先进个人。
倾听百姓心声,当好民情“联络员”
镇党群服务中心入口处的第一个便民服务窗口和镇人大代表工作室,每月5日都会有人大代表轮值接访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但实际工作中,每月5日开展的选民接待日活动需要“定时、定点、定人”,有时无法满足群众需要。为了让接访时间更科学,在白媛媛的提议下,镇人大创新了人大代表“接访”选民工作机制,在现有的“选民接待日”坐班接访选民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代表“下访”、现场一日办公“接访”的方式,让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动”起来,打破了代表履职的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在嘎查依托“党员中心户”、在社区依托“网格治理”联系服务群众平台,积极推行“人大代表进网格”常态履职机制,103名旗、镇两级人大代表每人至少联系1个网格、3名选民,结合“大调研、大走访”“每月5日选民接待日”“每季度至少上报1次收集社情民意”等机制,广泛收集民意,倾听百姓民声,让“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2024年6月,在实地走访中发现,额仁高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侧瑙慕口袋公园每天都有十来个老年人在凉亭里乘凉聊天,鉴于社区老年人占比居高的情况,在她的协调下公园凉亭摇身变成“夕阳红议事亭”,每月一场的联系选民活动,成为了老年群体的诉求和建议表达的直通车。
“乌里雅斯太镇辖区的7个社区、12个嘎查都有代表‘下访’的足迹,得到了选民的一致好评,代表进站履职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白媛媛说。
解民困纾民忧,当好群众“贴心人”
为实现常态化依法履职,白媛媛将全镇72名各级人大代表划分为9个代表小组,将每月15日定为“代表活动日”,组织9个代表小组有序到14个家站报到,结合“主题党日”“现场一日办公”等,开展“代表履职+为民服务”等暖心利民活动,并结合全镇实际提出了“每年6月为专题调研月”“每年7月为民办实事月”制度,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各类机制了解群众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群众及时解困纾忧。任职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惠民政策宣讲、法律知识宣传、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等“代表履职+”各类活动40余场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实现群众微心愿8个、走访慰问困难家庭5户。
2024年5月召开的镇四届六次人大会议票决产生了2件民生实事项目,惠及牧户380户、居民6100余人。在项目征集阶段,作为人大主席的白媛媛,多次分领域组织人大代表走进牧户、走进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恳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确定了涉及牧区饮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便民服务设施配套等关系广大群众利益的候选项目3个,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的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成为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讲好人大故事,当好政策“宣传员”
“智慧人大平台”是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该平台运行以来,在白媛媛的组织推动下,实现了全镇72名代表、1.85万选民的实名注册,累计发布人大工作动态、代表履职故事、先进典型宣传等信息120余条,讲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故事,做好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作为全盟唯一的自治区人大信息直报点,全镇各嘎查社区人大工作者积极总结提炼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白媛媛的组织推动下,2023年镇人大信息工作在全区苏木镇人大直报点中名列第一名。打造“人大代表替您问”网络直播栏目,精心组织开展人大代表理论政策宣讲、法律知识宣传等直播履职活动13期,努力使人大的声音传得更快、传得更响、传得更广。
2024年3月中旬,镇“全员接羔保育,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互助行活动如期而至。活动启动仪式上,每一名旗、镇两级人大代表手里拿着一个公文袋,里面装着“惠民政策明白卡”和“社情民意收集表”,“一卡一表”已成为了代表履职工作中的标配。代表们通过耐心讲解“惠民政策明白卡”,让牧区的选民群众能够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到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每一名代表当好政策“宣传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