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至9日,盟人大工委十三届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盟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工作报告。工委组成人员认为,盟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强化审判执行职能,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工委组成人员同时认为,报告在回应委员关切方面针对性不强,对审执业务的统计数据运用过于笼统,特别是对当前审执工作呈现的特点以及透过审执工作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与发展趋势缺乏深入剖析,不能为委员开展审议提供更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报告在可审性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促进盟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审判职能。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进一步强化和突出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导功能,依法惩处各类犯罪,助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化解民生领域矛盾纠纷,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和法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切实发挥二审的纠错功能,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让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确保审判权依法公正行使。
二是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健全完善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完善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协调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的惩治力度,实行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信用惩戒,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将执行实践与普法宣传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守法执行环境,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执行效率,增强执行效果,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
三是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将“五五改革纲要”作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关键抓手,强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强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当场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服务相结合的便民立案模式,提高立案效率;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提高诉源治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切实落实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实现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
四是切实回应委员关切。聚焦立案、审判、执行和改革等重点工作,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研判,发现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社会问题,反映在工作报告中,提升报告的信息量和可审性。同时,将人大工委上年度审议意见、建议落实情况一并体现在工作报告中,切实回应工委委员的关切,为推动法治锡盟建设,促进全社会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贡献司法智慧。